顯示具有 教練心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練心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走過201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恭喜葉蓉小姐親子、陳宜均小姐親子、及陳柏凱陳昱銨兄弟親子等所獲得的優異成績!


★沾他們的光,今年是《秧基地12年》一輪完成的幸運年,能在全國決賽中有這樣的亮眼成果~天道酬勤!


★今年“新竹縣市”在全國普通班中“佳選入榜”的共約72件,咱們基地佔4件。若以「新竹區學生創藝訓練所有35處來推估,每處平均的幸運率應是72÷35=2.~」因此咱們獲得了200%的“佳選幸運率”;而全區“優選(前三名)入榜”的共約9件,咱們基地佔2件,9÷35=0.25~因此咱們獲得了800%的“優選幸運率”!…這樣的“幸運率”,可以見解為「投資報酬可能機率」,這樣的“隠藏可能性”是發生在每個阿基徒“童年美學心智”中的,而不只是4位幸運兒的……身為基地督學,這才是我莫大欣慰之處!希望您也認同而肯定自己的“用人眼光”!…


★我女兒張亞題,12年來從未“佳選入榜”,您看她如何?我“玩”的就是這個「投資報酬可能機率」,而請別忘了您們親子也在這“報酬可能”當中!…那位阿禾媽媽陳婉麗的“超興奮”不是沒有底藴的,雖然從小在基地的阿禾這次沒有入榜(他是國中美術班的),但是他段考的驚人成績是「平均98分」!這也是阿禾親長的“報酬可能”!…希望大家繼續善用基地的“幸運率”~天道酬勤!…


★因此,這次全國美賽落幕,老大的基地審美是「榮譽是大家每個人的,幸運是得獎每個人的,報酬是親長每個人的,安慰是教練每個人的」!恭喜大家!也讚許棉花教頭,這12年來,老天爺用這次的最高“幸運率”告訴妳:做得很勤!繼續攀登!~祂說話了,我就閉嘴了(辛苦妳了)!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2016.12.5《秧新聞》~專訪童年“陳博士”正音學習有感而發


前情陳博士小四下學期時,在媽媽陪同學習的情況下,參加了基地的《創正音》課程;希望改善自己在學校美語課藍獸香菇的困境~因為「我是個不能忍受自己沒有學習熱情的人」!正音課剛開始的階段還好,但當新鮮感很快消去,教練Lady那些我似懂非懂的音標概念、發音揣摩、字詞體會督學Madam就坐在身旁的全程叮嚀加上基地老大不時:收音敏銳、發聲明亮、以及莫名其妙建立語感的高聲疾呼回家還得遭受媽媽「背完單字才能看卡通」的新增程式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堅強摧毀熱情的陣容呀~硬著頭皮上完了媽媽初步要求的一期12堂課,終於,放暑假了!

訪談
陳博士好!謝謝您百忙中接受我們的訪問,談談當年英文啟蒙的特別經驗……
沒問題!想當年《秧基地》曾經助我一臂之力,現在我回報一席之談,應該的!…(他現在的一席,可比當年基地的一臂,貴重得多了!)…
謝謝您的慷慨~因為那一臂畢竟是您親長付出的一筆學費!
however~當年,除了長期的藝術啟蒙、短期華美雙心的語感啟蒙,另一個影響我很大的是在這樣背景下的熱情啟蒙~我於是隱約知道了:原來,熱情也有幼稚與成熟之别!我想,這可能也就是基地一直在嘰嘰哇哇的「童年美學」的一種樣貌吧~
怎麼說呢?
我後來想:童年美學應該也像熟年轉學吧~也就是:預備在心智上轉大人的一種學習吧?
哇噢~老大聽到了一定很開心!
我想是的,他當年知道了我「正音有感」,就向我表達了他的開心~我想,他當時的開心應該不只是因為英文吧!
快跟我們談談「正音有感」那回事……
其實,我也還是莫名其妙,當時他們那一伙教練是怎麼辦到的?我那幼稚的熱情只使我上了一期的《創正音》課暑假過後,小五上學期,我還是帶著那藍獸香菇的平常心上學校的美語課~不然你以為那短短硬硬的12堂正音課能怎樣?結果,怪事發生了!
怎樣?是怎樣?
whatever~我好像覺得:原本聽不懂的,忽然,就聽懂了!怎麼說呢?我想 雖然只是KK音標囫圇吞,但還是使我因此發生了「一點一點的熱情/我曉得它的語聲是怎麼發生的了接著教練Lady用各種變動方式串連的許多拼音體驗,使我因此發展了「一節一節的熱情/我曉得它的語音是怎麼發展的了然後我記單字的能力無意中增強了,也就使我有意地去記它,於是發酵了「一句一句的熱情/我開始曉得那些有去補美語的同學上課時在撂些什麼了就這樣,我一段一段、一塊一塊的熱情成長著……

whenever~我大概知道了老大強調建立語感的重要性,因為有感才有懂,有懂才更有感,更有感就會更有懂這是很當然的,(陳博士用手指抹了一下桌面繼續說)就連桌上的灰塵也是累積出來的……
太棒了!所以當時那回事,都是您主觀的啟蒙感覺
這是個好問題!即使是啟蒙或是熱情都應該也要有客觀感覺來佐證,才會更成熟”…正音訓練之後,小五上學期一段時間,學校的美語老師在課堂上微笑對我說「你怎麼這學期上課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哈~
哈~最後請問您,當時那回事是您媽媽的計劃嗎?
哦~我喜歡最後停在我不曉得的問題上!當時我媽媽沒要我去補美語,讓我了兩三年她才要我一起去學正音我不曉得那是不是她的計劃~包括很多其他我們兩兄弟的成長學習,我父母到底是計劃的?變化的?還是兼具的?也不曉得我回去問他們,他們是不是自己曉得?
那您呢?您對孩子呢?
我想:是要因應人事時地物而~「」吧!
whyever~我不喜歡最後停在不曉得笨的問題上!不過,謝謝您的美學答案!

後記]這是一次真實訪談的錄撰。有錄音憑據,還有旁觀聽眾(包括所謂陳博士的媽媽)。但筆者將素材內容以電影手法呈現並加以些許杜撰為的是增強表現其中的重要性!例如,陳博士就是現在小五的阿基徒《陳柏凱》,而我們假裝是在未來採訪他現在的議題,以便把內容表達得更有深度廣度~雖然讀者未必都喜歡,但這是作者的美感特權──然而,基地《阿柏》現在就確實是個「不能忍受自己沒有學習熱情的童年」,如此以往,别說是博士了,就算他決定做院士又有何難?…whenever ~他的這種熱情是有高度推廣價值的,因為正是學習所須要的,同樣也是累積起來的;差別是:什麼是灰塵?什麼是金粉?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中華民國·《拓樸設計-創團隊-秧基地》·新竹區·童年美學老大優選奬讚活動說明

要旨:(1)本團隊為了維護「寶島價值」而推廣「童年美學」,並因此而就本新竹區參加《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區域選拔賽》未獲獎讚的遺珠作品擬予以釋憾的再審美活動。(2)本活動性質純屬智能公益,雖微小意義仍乃基於對該比賽評審之完全尊重。(3)刺激各界社群活動,反應台灣社會問題。

條件:(1)如上述。(2)符合下列審美標準。(3)以個人名義及作業參加。

標準:(1)完整~全張著彩,包括白色;除水墨畫之外,不應有所留白未著彩處。(2)表現~具有品名,不包括無題;無論表達與否,仍應有創作的初衷或寓意。(3)意志~適齡適性並流露盡量;若有需要,可以口述。

辦法:(1)即日起至105·12.25日止,每週二或五兩日13:0018:00間專人送作品至[新竹市光復路二段7223/馬偕醫院附近李榮輝診所旁電梯上三樓/03-5166611/秧基地]面交教練長龔小姐依上訂標準初審通過拍照後直接交返攜還作者。(2)期間審美團複審合格後,或依選擇「寄發獎狀/105·12.25日寄出/需先付郵資」,或依選擇「現場領取/106.01.02元旦日下午基地團康/需交流點心」。並無其他任何款項要求。(3)本活動之奬讚僅有「優選獎狀」乙紙。並申明無獎金獎品。


說明:本活動名義中之所以稱為「童年美學老大優選奬讚活動」,「老大」之意由於(1)活動乃「主辦拓樸創團隊設計長暨秧基地督學、暨童年美學概念創設人張金傳先生外號老大」所籌立。(2)“老大他認為「教童年(18歲前的)學會做自己的老大」就是一種美學的實行~其繁多的或許可笑論述請搜尋「童年美學」或「秧基地」可見。(3)另外,他還尤其執意於「寶島的童年最有基礎成為華夏文化人中的老大,避免熟年後成為老粗」!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最有意義的自拍

   
  ~新竹市105年聯合視覺藝術發表會~

  恭禧秧基地學員:

  周家葳、林宥均、許俊雄、郭妗亘、洪蘋、周峻葳、洪鈺婷、張晏真

  ……代表學校展出作品!

  展出地點:新竹市演藝廳   

  展出日期:4/1(五)~4/10(日),歡迎有空親長帶學員實地觀賞喔!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秧基地的兩個童年紅包

《秧基地》童年老大的「親職兩題」附解⋯⋯

1.數學題~賽局開始了,你的孩子在哪兒?
〈題目〉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家柯文(Tyler Cowen)在《再見,平庸世代》一書中指出,未來的中間工作會很少,八成五都是容易取代的低薪工,只有一成五能領高薪⋯⋯你的孩子在哪兒?
〈提示〉為了便於運用,咱們依它來概括承轉為:現在的學生有15%是「特別的」成績,85%是「普通的」成績;而「特別的」當中,有《PR90~最前10%~特頂學生》及《PR5~最後5%~特底學生》,以及其他85%的《普通學生⋯⋯你的孩子在哪兒?
〈題解〉把兩種「15:85」拿來對照⋯⋯一般會以為「10%特頂學生 + 85%普通學生的前5%」就是那「一成五能領高薪」的人生勝利組!其實,這是「幼稚的算術」!成熟的數學應該是「10%特頂、85%普通、5%特底」都會各有其中的15%學生在人生大局中出線!換句話說:會有「1.5%的頂間、12.75%的中間、0.75%的底間」的現在學生在20年後的將來人生中「薪資數+幸福度=勝利質」是在卓越優秀的「黃河那岸」的,而「黃河這岸」的只能「見河心死,不如不見」!你的孩子在哪兒?

2.
國文題~勝局開始了,我的孩子在這兒!
〈題目〉現在學生有四個選項「學科優異、術科優異、學術雙修、學術皆休」,哪一項會是將來人生勝利機率最高的?
〈提示〉別「人云亦云~那是別人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別「自以為是~你不是你的孩子」!別「反客為主~你的孩子不是你」!別「唯我獨尊~這是你的孩子不是別人的孩子」!
〈題解〉彈性愈大,機會愈多,勝率愈高⋯⋯我的孩子在這兒!

秧基地》童年小船的「方向準確」附證⋯⋯
1.
基地《老大書房》已經標舉了的「自主研習,翻轉學業」方向準確!
證據:台灣《107學年12年國教新課綱》已經發佈上路!規範的最大改革應該是「高中職改為貼近大學的『學分制』!3180個學分中選修學分占了近1/3!孩子的生涯決擇議題將提前3年!大學的自主研習形態將提前3年!因應的最大變化勢必是「高職校科科翻轉教學!補習班各各翻然改圖!」而船隊(補習班)艦隊(高職校)在學海上「掉頭轉向」的混亂局面即將展開!至於親子們的改變課題,將會落在「自主?研習?志氣?靈活?」怎麼辦上頭⋯⋯仍舊待辦的高職校、補習班有許多選擇,而已經成辦的《秧基地》只有一個;您該要知道咱們的這艘童年小船早已經正確的航道上了,親子們可以隨時開始撒網捕魚,因為:旁邊沒有船艦!

2.基地教學政策已經標舉了的「學術雙修/EP計劃」方向準確!
證據:哈佛商學院教授~巴登》首先提出「T型能力」,她指出傳統教育培養的是對一門知識專精深耕的「丨型」專才;但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兼具專業與跨領域知識的「T」通才⋯⋯去年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在台大畢業典禮上明確點出,跨領域創新已成時代顯學,未來需要能跨越科技、管理、及藝術的「T型人⋯⋯老大》說:等到讀台大,已經來不及了!

3.基地親職建議已經標舉了的「6年級要忙、7年級要嚴,然後就可以吹口哨了」方向準確!
證據:天下雜誌2015教育特刊~從魔獸到公民,我們的孩子夠強嗎?》中「美國篇~德州高中教育~全美頂尖的秘密:非常忙!非常嚴!非常有趣!連《棉花》看了都嚇一跳:《老大》怎麼這麼準!

4.基地《棉花畫苑》已經標舉了的「設計研習,興動術業」方向準確!
證據:2012年,趨勢大師《安德森》在《Makers/創客時代》一書中說:「創客將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改變世界。3年後的現在,未來已經到來了⋯⋯5年前的基地,未來已經預料了!《秧基地𥚃盡是小創客/young Makers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棉花教頭基地心畫No:1–––where we are ? /咱們在哪兒?》


棉花教頭基地心畫NO:1---where we are?/咱們在哪兒?
畫外說明:棉花還沒夠會「寫心書」⋯⋯所以決定開始「作心畫」!它是採取《督學老大》開發的《迭谷八樂創藝》表現法概念,及對他所耳提面命「教一切容易」教練法要求,所融會出的一種視覺創作;這是第一張,所以標誌No:1;這張的素材是運用最近「基地空間概念&實景寫生」實境發展課程成果內部觀摩展的幾張記錄照片而簡單合成⋯⋯也向我的學生《阿基徒》們的努力學習精神致敬!也向我的老師《老大》致敬!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向米羅借膽



向米羅借膽

10歲  高廷愷  基地博一  向夏卡爾致敬
  **《米羅》是我們《秧基地》所認為童年美學的「太司馬」(夏卡爾是祖師爺),因為他為童年美學衝鋒陷陣並且所向披靡!⋯我們每次上下課打卡後,都會對他們的肖像鞠躬!表示領域敬畏及堅強學習意志⋯⋯「司馬(武將)」當然有膽,「師爺(文相)」當然有識,合成「膽識」以開發我們「斌狀元」的潛能!⋯這是我們去看2013《米羅特展》前,先進行「導讀課」的教案;前篇正常文稿,後篇〈童年版〉則是在文稿的每段後以〈⋯⋯〉加上「額外詮釋」──要「閱讀更多」前,請先確認您的「藝術心房」要有夠壯⋯⋯ #文稿向米羅借膽──《棉花童年美學畫苑》2013《米羅特展》審美活動的「特異導讀」──筆者:本苑督學 張金傳先生/神經語言學N.L.P. 國際認證教練


**本文乃針對此次活動之「苑內教學需要」而作,自有本苑的「特異背景」而使然⋯⋯若有不夠了解本苑的讀者發生,實屬意外;故在此申明「莫對本苑所行進『美化目的的斷章取義』,採取任何有意無意『醜化目的的斷章取義』的行逕」!否則,道德責任各自負,美醜榮辱由天審!⋯另外,基於本苑需求;以下所述,與其說是「評論文章」不如說是「教案心要」;所以零零星星,亦昰自然! **「從夏卡爾到米羅⋯從意象(故事感)到抽象(符號覺)⋯從表徵到特徵⋯」可以說是「童年美學」園地(圓圈)的起訖點⋯⋯若說《夏卡爾》是祖師爺(上文相),那《米羅》就是太司馬(上武將)!再套用以前中國紅衛兵的口號「革命無罪,造反有理」則可說是「糊鵲無罪,塗鴉有理」!其中,「糊塗喜鵲;糊鵲」的是《夏卡爾》,而「塗糊烏鴉;塗鴉」的則是《米羅》!《夏卡爾》的樂觀創作,挑戰了熟年現實世界𥚃的反自然;而《米羅》的挑戰創作,則樂觀了童年自然世界𥚃的反現實!──因為:他們以大人的無疑身份,反間戲謔了大人們「更加盲從」的「糊塗」;當大人們「莫明其妙」地奉承他們為「世界級藝術大師」的同時,卻沒注意到孩子們也正仰望著大人們,臉上「一頭霧水」地困惑著「為什麼他像我這樣畫,你們卻持之以恆?為什麼我像他那樣畫,你們卻嗤之以鼻甚至繩之以法?」──尤其,如果仔細客觀地品賞《米羅》的創藝,就更會發覺:他是以他「個別生命歲月所洗練出的智能與技能」在表現「普遍生命潛能所流露著的美意與創意」;換句話說,他的創藝中處處都在挑戰「人文造作對人本創作的扼殺」、在指控「制約美術對果然美學的強迫」、在反擊「大眾童年美育的幼稚無知」、在嘲弄「社會熟年美感的無知幼稚」⋯⋯看看故意的他:無論是構圖、形狀、色相、甚至連筆觸也不放過,火力全開地粉碎所有「熟年因自大而生的禁忌」⋯⋯他敢為泛著淚光的童年美學肆意發難!又贏得面紅耳赤的熟年選民起立鼓掌!實在堪稱「米羅美學」之一絕!⋯ **放下「米羅的政治美學」之絕,拾起「米羅的創藝美學」之絕⋯⋯若依我的認為,人們可以這麼審美(尤其是對於這次來台展出的這批"後期米羅"的老成創作): [1]首先要大膽假定《米羅》是個極其理智的瘋狂作者(所以才能全面失控似地令強大無比的對方全軍覆沒)!並而安心(在他的保護傘下)設想自己是個極其瘋狂的理智讀者!⋯於是,《米羅》幾近絶對自由的創作實質(作品呈現),就可以使觀者幾近絶對自在地創意感覺(樂觀想像)! [2]怎麼是幾近絶對自在地創意感覺(樂觀想像)?審美(品賞)前先別看畫評、別聽導覧,甚至別看畫名及介紹;然後以一種「超級樂觀、樂趣、樂呵甚至樂嘻」的心情,準備為自己或及與友人來一場「超脫想像」的「感知聯想轉移/associative shifting;或稱感知類化/generalization」PK賽⋯⋯也就是說:以「可以用這幅畫來表達什麼情事?」為主題來自在品論每一幅「米羅的創藝」──哪怕KUSO意味的、或許不雅的都可以──不用忌諱「對大師不尊重!⋯反而要想:如果「無忌童言」正是他希望傳達的美學訊息,那麼「無謂尊重」就會成為雙方的羞辱⋯⋯試試看!哪個「類化想像」愈「煞有其事地精彩」?哪個就愈「勝出」!⋯ [3]什麼是「煞有其事地精彩」的「類化想像」?其實,最「精彩」的都不是用「標準」可以說明的,就像「幽默」的無法言傳⋯⋯不過,為了避免童年們對筆者可能潛在「空口白話」之狐疑而怠慢學習(至於熟年們的譏疑,那我可就不在乎了);我想,還是姑且例舉了吧!⋯例如:對任何一幅本次展出的「米羅的創藝」,以故事大綱、概念揣摩、意識語錄等等文思形態來表達自己「觀者的『再創意』感覺」⋯⋯所表達「再創意聯想」的愈意念完整、愈畫面適合,就愈是我所謂的「精彩」!⋯ [4]對於《米羅特展》,我所特異的「童年審美」建議,大略就如上述⋯⋯然而為了「教育」,唯一的額外要求就是:在進行「聯想表達」時,任何「涉及不雅的情事,如:大便⋯」都必須「配合文雅的情事,如:青草地上的大便⋯」而發生;否則,列入「不正確表達」而判定「自廢武功」!⋯


9歲  孟翰玄  基地碩一  向夏卡爾致敬
  **最後,筆者也必須向熟年們稍做解釋:儘管,在本文中,敝人在下我「向米羅借膽」而對熟年們也表露出了「心生不滿」!無論如何,但也請別忘了我當然也是「一介熟年;甚至可謂焦年」!所以,我其實首先是「自掌嘴巴」的;而之所以這麼愚昧,也首先是為了不「自廢武功」;一如《米羅》所為,我也認知到了「自我的童年,其實,正是自我熟年的元氣內功!沒使上它,縱有十八般武藝,也會不過爾爾混混⋯」⋯所以,我的「心生不滿」是為了我的童年「打抱不平」,祈望它「童年不記熟年過,助我全人欣慰的一臂之力」而已!您要聽了「心生不爽」,不礙事兒的,與您無關!⋯然而,我倒底希望熟年怎麼樣?我希望我及我這類熟年像《米羅》那樣:為自我及所有的「童心平衡」盡一己之力──以「認真就好」為審美標準,以「好就值得」為讚美對稱!

童年美學之父《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的拓樸審美──《棉花童年美學畫苑》2010《生日快樂!夏卡爾的愛與美》審美活動的「另類導讀」

童年美學之父《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的拓樸審美──《棉花童年美學畫苑》2010《生日快樂!夏卡爾的愛與美》審美活動的「另類導讀」──筆者:本苑督學 張金傳先生/神經語言學N.L.P. 國際認證教練&拓樸空間設計公司藝術總監



左上  11歲  洪揚  基地大一.右上  8歲  許宸暟  基地大二.左中  9歲  郭妗亘 
基地大一.右中  11歲  吳睿凡  基地大一.左下  8歲  吳易軒  基地碩一.右下
  14歲  劉浩祥  基地大一.左下斜  8歲  洪蘋  基地大一
 **《夏卡爾》是我們《秧基地》所認為童年美學的「祖師爺」(米羅是太司馬),因為他為童年美學運籌帷幄並且決勝千里!⋯我們每次上下課打卡後,都會對他們的肖像鞠躬!表示領域敬畏及堅強學習意志⋯⋯「司馬(武將)」當然有膽,「師爺(文相)」當然有識,合成「膽識」以開發我們「斌狀元」的潛能!⋯這是我們去看2010《生日快樂!夏卡爾的愛與美》前,先進行「導讀課」的教案──要「閱讀更多」前,請先確認您的「藝術腦部」要有夠強⋯⋯
**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Francios Mauriac》曾說:「在充斥著種種行為的厚實表層生活下,我們的童心是永遠不會發生變化的。」⋯1985年,《Marc chagall/馬克•夏卡爾》在臨終之際則說:「我像個孩子那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說他睡得很香甜,從來沒有失眠過的夏卡爾,結束了他這一回合八十年的童年美學及創作藝術生涯⋯⋯享年九十八歲!
**我,覺得該好好向他學習!更感到:我的孩子,尤其是才十歲的小女兒(兒子己經二十歲了)也都該好好向他學習!⋯然而,我也深知「學習」並不是閒話一句的,「該怎麼做?」顯然首先是我的童心的嚴峻考驗⋯⋯
**雖然,我個人的創藝表現領域不在繪畫;但是,三四十年的創藝生涯倒也使我在繪畫上培養了相當的審美素養⋯⋯不過,我知道這些都不是那考驗的核心!⋯(我剛走到工作室的牆面上去看那張已經些許泛黃的證書)我是在1996年取得「國際認証NLP教練」資格的,算算又十五年過去了⋯⋯神經語言程式學(NLP)是近晚的智能心理學派⋯⋯十五年來,好在我倒也算是沒有荒廢地「自然磨練」著這項當年的勉力學習⋯⋯看來,這會兒它有「刻意磨練」的機會了!因為,它的一大塊就是在研究「該怎麼做學習」⋯⋯所以,相信它絕對可以幫助我面對這項考驗!還加上,我自覺也還算是個「童心未泯」的⋯⋯
**看看我所認為夏卡爾創藝最重要的自我解釋:「如果我按心中所意所念去創作,那麼就能會自然而然地流露所有的獨創性;如果我按腦中所思所考去創作,那麼一切獨創性便就能會自然而然地蕩然無存。人該不要憂慮作品會流露自我、呈現自我;只要你絕對真誠,你的所露所現都會讓別人開心!⋯創作者必須永遠謹慎注意,別讓自己的作品覆蓋了一層青苔。」…再仔細看看!或許,你也會和我一樣,隱約地獲得了「該怎麼做夏卡爾似的學習」的靈感脈動⋯⋯ 
**首先,如果前面提出「童心不滅」概念的《莫里亞克》所見屬實;也就是說「童心可泯(將滅未滅)但永遠不滅」!那麼,「保守童心、重拾童心」就都是可行的積極行動!所以,第一個靈感特徵就是:「夏卡爾似的學習,是一種『8~88歲』都可行的學習!」⋯然而,「學習」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認為:除了它是「本能的選擇發揮」,也就是人都會有的「不待學而習」的慾望滿足之外;它也是「發揮的選擇本能」也就是人都會有的「待學而習」的恐懼避免⋯⋯當然,除了「學習」諸如「平安、快樂、富貴、福壽」等等現實的意義象徵也都是的⋯⋯就像,看到夏卡爾快樂地活到九十八歲(離我的童心目標只差兩歲),我就會想要「向他學習」一樣!⋯問題是:「童心不滅」屬實嗎?
 **接著,第二個靈感特徵是:「夏卡爾似的學習,是一種『童心當真(童真)』可都行的學習!」⋯我的意思是:即使是在世間趨勢「成熟洗練(熟練)」的學習性下,其實也並不排斥於「童真性」的學習⋯⋯所以,「童真與熟練,是可並行不悖的,於是自然也就該是:可都行的!」⋯夏卡爾就是這很好的例證!他熟練的容貌思想,並不悖謬於他童真的創作藝術⋯⋯所以,先童真再熟練可行!而反觀台灣創藝老頑童《劉其偉(1919~2002)》則是例證了先熟練再童真的可行!⋯於是,片面而言,「童心不滅」是屬現實!然而,就普遍所呈的現象悖謬來看,問題的關鍵可能是在於對「學習」觀念及態度上的「幼稚」使然!⋯我的推論大約是這樣的:在8歲之前,我們是「童真式」的學習;進入普遍集體的學習型態後,我們當然就進入了「熟練式」的學習;然後,出了社會,成家立業,我們就一直沒有從「熟練式學習」中停下來⋯⋯甚至,終於退休,邁入老年,我們還繼續以為已經無法從「熟練式學習」中走出來了!當然也就「不情願卻迫切地向著『退熟練式學習』的預言方向大步邁進!」一直到88歲(如果有不情願地走到的話)⋯⋯之後,這「幼稚型」的學習生涯等著結案了!⋯我認為「幼稚」似指「明擺著有其他選擇,卻就是不相信」!而「天真」似指「明擺著沒其他選擇,卻就是不相信」!⋯童真與熟練,就算我們真的不能「一直並行」,我們仍然真的可能「先後都行」啊!⋯於是,問題的關鍵會不會是:熟練之後,如何可能再行「童真學習」呢?
**再來,第三個靈感特徵是:「夏卡爾似的學習,是一種『心證唯美(心美)』行都可的學習!」⋯我的意思是:如前夏卡爾所自述「以心創藝」的絕對性中,可推論夏卡爾的唯美觀是「以心證理」的;這也神似於華夏明代理學家《王陽明》的「心性主張──心即是理!心,即是一個靈明!天地萬物都在此心中!於是,散在萬物的理,也都無法超出此心!所以說:心即是理」!⋯反觀,就夏卡爾而言,「心」是「童」的!是「真」的!所以永遠是「美」的!只要「心美」,怎麼行,都可以!「不用怕流露自我、呈現自我⋯」⋯問題是:「好!我不怕⋯⋯但是,我找不到心的路呀!」⋯其實,表面上看,「迷路的心」真的是很難找!但是,夏卡爾的創作藝術,卻帶來了「心路」的靈感:「既然夏卡爾似的學習是要『用心別用腦』!那我們『不會用心只會用腦』的人,只要辨識出自己腦的『思考』並將它擱置一旁,反覆地這樣『辨識,然後,擱置』⋯⋯我們就應該會遇著到自己心的意念並將它表達出來,一如夏卡爾的結果!只差,他是『用心去腦』法,我們是『去腦用心』法;後者的心路雖然較遠,但是,『熟練』之後自然『萬法歸宗』無有差別!⋯這可教做『反用腦法』!也可教做『反熟練法』!」⋯於是,上一個「如何後童真學習」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反熟練學習!)⋯把這樣的概念化呈行為:無論是對待「夏卡爾創藝或自我創藝」都可以行經這樣的路段歸納
(一)去思考發現「怎麼可以這樣?」的問題⋯
(二)針對那些問題,去意念發現「怎麼不可以這樣!」的解釋⋯
(三)去欣賞表達「就是可以這樣!」的創藝⋯⋯然後:8~88的童真的心美的生命欣慰境界⋯⋯雖不中,不遠矣!
**最後,我覺得我還是得更深刻化我對夏卡爾的審美(而非畫評)⋯⋯目前為止,我儘量觀看不多的「夏卡爾畫面」,閱讀儘量少許的「夏卡爾語言」,流覽儘量避免的「夏卡爾資訊」⋯⋯來進行我這篇對這位我認為是「童年美學之父」的「拓樸審美」,以求儘量不熟練而童真!儘量不思斷而心美!⋯所以,我今天剛去看完將在台北結束展期的「生日快樂!夏卡爾的愛與美」⋯⋯我帶著望遠鏡以便進行某些「微觀」,不租導覽器具、不看導讀文字,用我前述的意念去「心證」我下述的意念,以「絕對真誠地」完成這篇「童年美學之父Marc chagall的拓樸審美」短文⋯⋯在我淺學的NLP概念中有一個說法:任何所謂的「知識」,在它還沒有成為你身體的一部份之前,那都只是「謠言」!⋯我不想「散佈謠言」,所以得去更深刻化我對夏卡爾創藝的感覺⋯⋯現在,我回來了!於是我說:最後⋯⋯
 **最後,我以個人「拓樸感覺」的心證認為:《莫里亞克》的「童心不滅」所見屬實!因為我深刻地靈感了第四個特徵「夏卡爾似的學習,是一種:學習學習(學習)行可都的創藝!」⋯我的意思是:在在都可以感覺到夏卡爾的創藝精神就是「生命是用來『學習』;然後再用來『學習那種學習』;然後又再『學習那種學習的學習』(繼續從略)⋯⋯並且,能夠的話,將它:表現出來!傳承下去!」…而,那「童」字的真義,其實就是「學習」!…怎麼說?依據我的拓樸說法:「童」字可拆為「里立」,可解為「理立」;如何理立?學習而己!(其他說明從略,以免模糊焦點)⋯⋯換句話說:「童心不滅」就似指「學習心不滅」;學習心不滅,應該屬實不虛!⋯至於「學習那種學習」的概念,在NLP的研究中,則是屬於「自然的性質」!也就是說「學習性」本能就是「混搭的、漫延的、超越的」等等複合性質的;主要的差別是在於學習者的「覺察程度」,它會相當大程度地影響學習的速率與效果!⋯話說回來,因此種種,所以我臆測夏卡爾創藝生涯的「天大秘密」就在於「徹徹底底地進行夏卡爾式的學習美學與學習美術(或稱:美學學習表現與美術學習表現)」!⋯所以他一生「天馬行空無礙,創藝可觀不絕」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學海無涯」嘛!
**看看夏卡爾啊⋯⋯他愛民胞物與!他愛文學!他愛音樂!他最愛美學表現術(美術)!⋯他的美術裡融合了(用現代的通稱來說):設計美術!版畫美術!漫畫美術!繪畫美術!⋯這就是「夏卡爾的愛與美」!至於「生日快樂」,就想它是「夏卡爾給所有8~88的童真的心美的學習的新生日者的快樂禮物」吧!